跳到主要內容區

第二節、歷史發展

    迴龍寺沿革: 據傳清光緒年間,大漢溪河水時有暴漲,某日有新莊居民在塔寮溪旁發現三顆神似觀世音佛祖與善才、玉女之其石,乃就地簡單構築草庵供奉,方便地方人士膜拜。 時至清光緒二十年(西元1895年)為了庵之堅固長久之計,得知三重埔過圳人士『吳陳有』平日素仰佛法,乃由地方士紳『藍氏』引介,邀來此塔寮坑尖山外租地,初建廟宇,加祀福德正神聖像;時值寺前開闢道路,每遇雨後地面即流出紅色雨水,地方人士認為斬到龍脈恐不利地方,為安定人心特將寺名訂為〔清涼山迴龍寺〕以祈回復地方靈氣,並作為女眾道場供人修行,往後數十年在素淨尼師(俗名吳陳有)勞心勞力辛勤耕耘之下,並得賢圓尼師之相扶持,地方風調雨順,香火日趨興旺,有感佛恩,乃於西元1924年出資並在地方居民、庄紳、賈人共同協福緣之下,二年時間,重建大雄寶殿也完成拜庭之興建。 佛光普照,大地生靈,同沾法益,寺務在素淨尼師(俗名吳陳有)引領之下,香火鼎盛,四方慕名而來之善男信女絡繹不絕,掛單修行者亦為數眾多,又得秀妙尼師(即吳陳有織女俗名吳螺英)、釋義妙尼師(俗名石知母)之從旁協助,打理寺務,護持佛寺弘法,愈具規模,法雨甘露遍灑十方,〔素淨尼師〕圓寂之後,秀妙尼師(俗名吳螺英)承繼母親之弘願與釋義妙尼師(俗名石知母)及眾弘法尼師,齊心齊力,持續興建鐘鼓樓、兩側禪房、齋堂、炊房,諸多設備等,至此規模宏大,堪稱北台灣名剎之一。 秀妙尼師(吳螺英)于西元1940年圓寂後,由釋義妙尼師(俗名石知母)繼任住持,至西元1963年圓寂,由釋皇定尼師(俗名辛鳳)接任住持,於西元1970年配合政府政策成立〔財團法人迴龍寺〕旨在闡揚佛法,淨化人心,興辦慈善公益事業,並推選陳德成先生擔任第一屆董監事會董事長。 現任董事長為吳卯慈,代理董事長為吳慈照,在任期間有將迴龍寺的一些土地捐給隔壁的消防局做使用。

瀏覽數: